|   胆石症也叫胆结石,是发生在胆囊或胆管的结石引起疼痛、胃肠不适的一种病症。【临床表现】
 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,尤其食油腻食物或肉汤后加重。伴有嗳气、呃逆、恶心、呕吐、胆绞痛。
 【病因病机】
 喜食油腻食物造成肝胆湿热,加之肝失条达,胆失疏泄,胆汁排泄不畅,瘀积日久化热,湿热蕴结,煎熬胆汁成砂石。
 【诊断】
 胆绞痛部位在上腹部或右上腹及右胁肋处。呈阵发性,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散。叩右肩背部可有闷痛,或有高热,或黄疸。B超检查有胆结石或胆管结石。实验室检查,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,血清胆红素升高,尿中胆红素升高。
 【辨证】
 肝胆湿热,气滞血瘀。
 【治疗】
 1.治则:清肝利胆,化滞祛瘀。
 2.基本操作及处方
 a.右侧日月、期门周围砭磙滚法;
 b.阳陵泉、行间、内关点刺;
 c.肝俞、胆俞点压;
 d.中脘、腹哀守法。
 3.加减
 目黄、身黄加至阳、阴陵泉点刺。
 4.方义
 日月是胆的募穴,配胆俞共同利胆排石;期门是肝的募穴,配肝俞以行气疏肝,肝胆互为表里,且肝经、胆经布于胁肋。阳陵泉为筋之会穴,胆之下合穴配内关以缓解疼痛,通络止痉。中脘、腹哀守以求和。
 【注意事项】
 禁食油炸食品及油腻肉汤,忌气恼暴怒。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