阑尾炎属于中医“肠痈”的范畴,分为急性与慢性。 
【临床表现】 
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症。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,逐渐移向脐部,经6~8小时后移向右下腹并局限右下腹。伴纳差、呕吐、恶心、便秘或腹泻、乏力。体温可升高。 
慢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,时常右下腹疼痛、不适感,剧烈活动或食辛辣食物后诱发,夜间感到右下腹跳痛阵阵。 
【病因病机】 
本病多因饮食不节,饱食后剧烈运动,导致肠腑传导功能失常所致。病机为气机壅塞,久而肠腑化热,热瘀互结,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。 
【诊断】 
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。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。 
【辨证】 
气滞血瘀,瘀滞化热,热结痈肠。 
【治疗】 
1.治则:清热化瘀,导滞通腑。 
2.基本操作及处方 
a.足三里、阑尾穴、上巨虚、天枢、曲池点压; 
b.背部自膈俞至三焦俞段刮法,以出痧为度; 
c.右腹结穴守法。 
3.加减 
气滞加中脘点压;热盛加大肠经刮法;恶心呕吐加内关点刺。 
4.方义 
取大肠下合穴上巨虚,治肠痈经验穴阑尾共同理气化痈,疏导阳明之腑气;阑尾位于腹部,故用足三里、天枢以治腹,天枢又为大肠募穴,足三里为胃经合穴,二穴配合可直达病所,导滞散痈;背俞穴以疏通腑气,腹结为近取守法。 
【医案举例】 
刘女士  43岁  医师  1998年2月 
突发腹痛,疼痛隐隐,晚间跳痛,少腹有压痛。使用砭锥尖点压阑尾穴有明显压痛。因其曾患阑尾炎,故本次腹痛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。 
砭术治疗:足三里、阑尾穴点压,全腹部旋擦法,神阙穴振法,足三阴经下肢段拍法。每隔1小时做1次,3次后腹痛隐隐变为强烈跳痛,仅在右腹感觉明显。本反应为治疗有效的表现。隔日再施砭术上法,彻底治愈。 
  |